肿瘤病良方(二九)肝癌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6:01 点击次数:61
第二节 肝 癌
肝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原发性肿癌发病率居世界上主要病症的第8位。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为欧美的5~10倍,是男性第3位、女性第4位癌症,年发病率高于10/10万,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,占全世界肝癌年死亡数的45%。男女之比约2:1。
主要临床表现有:
①肝区痛;
②纳差腹胀;
③上腹部肿块;
④黄疸;
⑤腹水肢肿;
⑥脾肿大,肝掌,蜘蛛痣,腹壁静脉曲张等。
肝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、病理类型及治疗有关,单个癌结节的预后优于多个癌结节;癌结节包膜完整者优于不完整者,肿瘤直径<5cm者优于>5cm者;门脉无癌栓者显著优于有癌栓者。肝癌相当于中医学的“肝积”、“臌胀”、“黄疸”、“积聚”等病。
处方2:疏肝理脾汤
组成:柴胡、枳壳、白术、陈皮、八月札、佛手片、茯苓、土茯苓、生熟薏仁、合欢皮、生黄芪、蒲公英、皮尾参。
功能:疏肝解郁,运脾解毒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、肝炎后肝硬化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钱伯文,辽宁中医杂志 1982;(2):19
处方3:抗癌中药方
组成:茵陈、石见穿、八月札、郁金、苦参、金钱草、岩柏、白花蛇舌草、丹参、半枝莲、车前子、平地木各30g,山栀、川楝子各9g。
功能:解毒利湿,疏肝理气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癌组,新医药学杂志1974;(11):14
处方4:益气活络汤
组成:党参、白术、炙黄芪、茯苓、炙甘草、橘皮、三棱、莪术、地鳖虫、川芎。
功能:益气健脾,活络化瘀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硬化型,I期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林宗广,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4;(2):17
处方5:益气活血方
组成:党参、白术、炙甘草、生蒲黄、五灵脂各10g,茯苓15g,黄芪、三棱、莪术、鳖甲、大枣各30g。
功能:益气健脾,活血化瘀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硬化型,Ⅱ期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刘浩江,广西中医药 1985;(1):24
处方6:健脾软坚方
组成:川楝子、木香、陈皮、甘草、
楂曲、谷麦芽各9g,鳖甲煎丸9g(吞),白术、薏仁、当归、郁金、香附、赤白芍各12g,漏芦、丹参、党参各15g,牡蛎、夏枯草、茵陈、白花蛇舌草、蜀羊泉、铁树叶、海藻带、车前草、大小蓟各30g。
功能:健脾软坚,理气活血,清热利湿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汤新民,山东中医杂志 1985;(3):19
处方7:解毒化湿饮
组成:七叶一枝花30g,半枝莲15g,赤白芍各10g,白花蛇舌草30g,龙葵30g,茵陈10g,三棱10g,莪术10g,丹参10g,郁金10g。
功能:清热解毒,化湿活血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硬化型,I期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林宗广,辽宁中医杂志 1984;(7):20
处方8:活血化癥汤
组成:对坐草、白毛藤、白茅根、半枝莲、仙鹤草、焦山楂、蛇舌草、绵茵陈各30g,泽泻、七叶一枝花各12g,三棱、莪术、焦山栀、广郁金、青陈皮各9g。
功能:活血化瘀,清热解毒,软坚散结,调和脾胃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宋素珍,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85;(4):54
处方9:养阴疏肝饮
组成:生地、女贞子、川石斛、红藤、漏芦、八月札各15g,制香附、莪术、生山楂、赤白芍各12g,白花蛇舌草、生牡蛎各30g,碧玉散30g(包煎),枸杞子9g。
功能:养阴疏肝解毒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施志明,辽宁中医杂志 1987;(1):1
处方10:通络消瘤汤
组成:太子参24g,当归10g,乳香10g,没药10g,仙鹤草30g,泽泻16g,橘络16g,丹皮10g,西红花3g,木香6g,青皮3g。
功能:活血化瘀,补气养血,通络消瘤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张忠,北京中医 1986;(5):15
处方11:逍遥散
组成:柴胡、陈皮、三棱、苍术、红花各10g,白术12g,茯苓、白芍各15g,莪术18g,丹参、郁金各20g,甘草3g。
功能:疏肝健脾,活血化瘀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江文玉,四川中医1987;(2):36
处方12:行气活血汤
组成:柴胡、三棱、陈皮、王不留行、焦三仙各12g,白芍20g,郁金、丹参、茵陈各15g,莪术24g,白术10g,甘
草3g。
功能:疏肝解郁,行气活血,兼清湿热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,肝硬化,腹水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江文玉,四川中医 1987;(2):36
处方13:益气健脾汤
组成:党参、白术、炙黄芪、茯苓、炙甘草、陈皮、三棱、莪术、地鳖虫、川芎等。
功能:益气健脾,活血化瘀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硬化型,I期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王希胜,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6;(2):22
处方14:解毒抗癌汤
组成:柴胡、生白芍、茯苓、当归、姜半夏、陈皮、鸡内金各10g,丹参24g,仙鹤草、白英、半枝莲各30g,清炙草6g。
功能:疏肝解郁,化瘀散结,佐以解毒抗癌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徐文达,浙江中医杂志 1988;(5):20
处方15:参赭培气逐瘀汤
组成:生赭石15g,太子参15g,麦门冬15g,生山药12g,仙灵脾10g,猪苓片30g,龙葵30g,八月札10g,生鳖甲15g,紫丹参15g,杭白芍10g,焦三仙各10g,蒲公英15g,白茅根30g,炒白术10g,三七粉3g(分冲)。功能:化瘀降逆,健脾利水,益气养血,佐以解毒抗癌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张新华,黑龙江中医药 1988;(1):7
处方16:逍遥散加味
组成:当归15g,白芍15g,柴胡15g,云苓15g,白术15g,甘草8g,薄荷10g,生姜15g,三棱15g,七叶一枝花50g,白花蛇舌草50g。
功能:养血舒肝,益气健脾,消肿散结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马伯亭,等.黑龙江中医药 1990;(4):19
处方17:六君子汤加减
组成:柴胡、白芍、枳实、白术、茯苓各9g,生芪、党参各30g,枸杞、川楝子、元胡、丹参、鸡内金各15g。
功能:疏肝健脾,益气补血,活血渗湿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单纯型I期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刘燕珠,福建中医药1988;(5):67
处方18:香砂六君子加味
组成:党参、焦白术、茯苓各15g,甘草6g,广木香6g,砂仁、厚朴、柴胡、元胡各10g。
功能:补气健脾,利湿化痰,疏肝理气,活血化瘀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王梅英,湖南中医杂志 1987;(5):44
处方19:疏肝祛瘀方
组成:徐长卿、仙鹤草、半枝莲、七叶一枝花各30g,田三七3g,人工牛黄2g,山楂、白芍、土鳖、山栀子各15g,大黄12g,茵陈24g,丹参20g,蜈蚣4条。
功能:清热解毒,疏肝祛瘀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(Ⅱ期)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周贷翰.新中医 1989;(5):39
处方20:四君子汤加二至丸
组成:党参25g,白术15g,云茯苓20g,炙甘草5g,女贞子、旱莲草各20g,七叶一枝花、半枝莲、徐长卿各30 g ,蜈蚣4条,干蟾皮5g,丹参15g,白芍20 g 。
功能:疏肝清热,健脾益气。
适应症:肝硬变,肝右侧肝癌(巨块
型)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周贷翰,新中医1989;(5):
39
处方21:健脾活血汤
组成:党参、白术各15g,黄芪30 g ,白芍15 g ,鸡血藤30 g ,丹参15 g ,赤芍、红花、五灵脂各10 g 。
功能:健脾活血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丁学成.江苏中医杂志1989;(7):12
处方22:化癥汤
组成:白花蛇舌草60g,垂盆草60g,虎杖30g,生牡蛎30g,红枣30g,夏枯草15g,藤梨根15g,丹参15g,藿香9g,郁金、白术、甘草各9g。
功能:清热利湿,解毒化癥,兼调脾胃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史宇广,等,当代名医临证精华·肿瘤专辑.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2;(10):103
处方23:行气汤
组成:丹参12g,鳖甲15g(先煎),生牡蛎12g(先煎),香附9g,木香6g,川楝子9g,赤白芍各9g,鸡内金9g,白花蛇舌草30~60g,紫花地丁30~60g,金钱草30g,白蜜30g(冲服)。
功能:行气化瘀,软坚散结,清热解毒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加减:发热加银花、连翘;便结加制大黄;胁痛加徐长卿;便血加茅根;软坚加三棱、莪术;神疲乏力加太子参、沙参。
方源:经验方
处方24:柴胡鳖甲参术汤
组成:柴胡、鳖甲、白芍、清半夏、䗪虫、黄芩、桃仁、党参、焦白术、茯苓、砂仁、半枝莲、龙葵、鸡内金、焦三仙、甘草、山核桃。
功能:消癥化积,健脾养肝。
适应症:原生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加减:腹水尿少去清半夏、黄芩、䗪虫,加泽泻、车前子、大腹皮、姜皮、石韦;黄疸去䗪虫、焦白术,加茵陈、生栀子;胁痛加乌药、元胡、川楝子。
方源:李乃民,等,四川中医 1989;(5):30
处方25:扶正祛邪汤
组成:生地、黄芪、党参、首乌、茯苓、丹参、当归、白芍、玄胡、虎杖、半边莲、半枝莲、白花蛇舌草。
功能:补气养血,清热解毒,活血化瘀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汤其钧,江西中医药1981;(4):23
处方26:扶正抗癌汤Ⅰ号
组成:太子参、当归身、生薏仁、红花、佛手、柴胡、白毛藤、木香、紫草根、夏枯草、野菊花。
功能:扶正活血,疏肝解毒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陆凤翔,江苏中医杂志 1982;(4):36
处方27:扶正抗癌汤Ⅱ号
组成:西党参、炒白术、当归身、八月札、柴胡、木香、莪术、丹参、生牡蛎、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、平地木、炙甘草。
功能:疏肝解毒,软坚化瘀,调理脾胃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陆凤翔,江苏中医杂志 1982;(4):36
处方28:正抗癌汤Ⅲ号
组成:生黄芪、西党参、当归身、炒白术、生地黄、炒白芍、炙鳖甲、炙龟板、茯苓、陈皮、泽泻、白花蛇舌草、七叶一枝花。
功能:补气养血,育阴柔肝,健脾和胃,清热利湿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陆凤翔,江苏中医杂志 1982;(4):36
处方29:养阴益气汤
组成:沙参、麦冬、太子参、石斛、黄精、白术、八月札、枳壳、合欢皮、怀山药等。
功能:养阴益气,健脾理气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加减:随症加减蛇舌草、半枝莲、七叶一枝花、田基黄、苦参、茵陈。
方源:汪希文,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;(2):26
处方30:枳实消痞丸加减
组成:枳实、党参、茯苓、白术、甘草、法半夏各10g,神曲、麦芽、山药、扁豆、赤芍、丹参、大枣各30g,厚朴5g。
功能:健脾理气,扶正抑木,兼以活血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单纯型Ⅱ期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服15剂后改隔日一剂。
方源:刘皓江,陕西中医 1985;(4):156
处方31:清瘟败毒饮加减方
组成:石膏100g,生地、水牛角、
元参、赤芍、银花各30g,南沙参、连翘各15g,黄芩、丹皮、栀子、甘草、知母各10g,黄连、大黄各5g。
功能:清热解毒,活血养肝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炎症型Ⅱ期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刘皓江,陕西中医1985;(4):156
处方32:软坚散结饮
组成:当归12g,上鳖10g,蜈蚣30g,滇七粉3g(分2次冲服),茵陈60g,胆草30g,泽泻30g,冬瓜仁30g,川楝子15g,大黄10g,黄连6g。
功能:活血祛瘀,清热利湿,泻火解毒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炎症型Ⅱ期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陈贤彬,湖南中医杂志 1988,():2
处方33:膈下逐瘀汤加减方
组成:五灵脂、当归、桃仁、红花、元胡索、丹皮、甘草各10g,丹参、赤芍、三棱、莪术、黄芪、大枣各30g。
功能:活血化瘀。
适应症:原发性肝癌硬化型Ⅱ期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三个月后改隔日1剂。
方源:刘皓江,陕西中医 1985;(4):156
处方34:扶正解毒化瘀方
组成:太子参、沙参、茯苓、白术、当归、枸杞、生地、川楝、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、独脚莲、金银花、丹参、三棱、莪术、海藻、昆布、鳖甲、皂刺、苡仁、谷麦芽。
功能:益气养阴,软坚化瘀,清热解毒。
适应症:原发型肝癌硬化型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加减:痛甚者加延胡索、失笑散;腹胀甚加玫瑰花、佛手、大腹皮。
方源:王明海,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6;(3):44
处方35:益气祛瘀汤
组成:太子参、黄芪、丹参、郁金、凌霄花、桃仁、八月札、制香附各9g,炙鳖甲12g,全虫6g。
功能:益气扶正,祛瘀消癥。
适应症: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加减:自汗者,加龙骨、牡蛎;泛恶者,加左金丸。
方源:庞泮池,等,中医杂志 1966;(5):33
处方36:疏肝祛邪方
组成:醋炒柴胡6g,茵陈30g,金钱草15g,清半夏9g,莪术6g,生鳖甲30g,广木香4.5g,当归9g,赤白芍各9g,川楝子9g,川朴9g,板蓝根15g,鸡血藤30g,生黄芪30g,阿胶15g(烊化冲服),何首乌30g,抽葫芦30g,八月札9g,凌霄花9g,水红花子30g,白花蛇舌草30g。
功能:疏肝理气,化瘀止痛,软坚散结,清热解毒。
适应症:肝癌。
用法:水煎,每日1剂,分两次服用。同时服鳖甲煎丸,每日早晚各服1丸。
方源: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,新医药学杂志1974;(11):27
处方38:清解湿毒方
组成:龙胆草、半枝莲、茵陈、土茯苓各30g,当归、赤芍各15g,丹皮、山栀、木通、泽泻、鳖甲各10g,枳壳、甘草各6g。
功能:清热解毒,化湿活血。
适应症: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加减:胁痛明显者加田七、三棱、莪术;颈淋巴结肿大,加生牡蛎、夏枯草、皂刺;肝肾阴虚者,加二至丸。
方源:湛宁生.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5;(4):21
处方39:活血化瘀方
组成:当归15g,川芎10g,丹参15g,香附12g,木香10g,郁金10g,内金10g,苡米10g,草河车10g,小红参10g,血余炭30g(冲服)。
功能:益气扶正,活血化瘀。
适应症: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周泽良,北京中医学院学报
1986;(5):34
处方40:清热解毒饮
组成:白花蛇舌草、石上柏、龙胆草、土茯苓、黄连、川
[图片] 子、蒲公英、黄芩、板蓝根、栀子、茯苓、生熟苡仁、田基黄、橘皮、八月札、泽泻、车前子、合欢皮。
功能:清热解毒,利湿。
适应症: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钱伯文,辽宁中医杂志 1987;(4):13
处方41:甲胎蛋白转阴汤
组成:三棱、莪术、地鳖虫、赤芍、参三七、半枝莲、茵陈、白花蛇舌草、海藻、生瓦楞子、丹参、党参。
功能:化瘀消痰软坚,清热解毒。
适应症: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加减:衄血,选加丹皮炭、焦山栀、茜草炭、藕节炭、怀牛膝、代赭石,去三棱、莪术、地鳖虫;脾胃虚弱,选加白扁豆、太子参、黄芪、白术、谷麦芽;热毒重,选加山豆根、石见穿、平地木、黄芩;阴虚,选加生地、石斛、麦冬、北沙参、鳖甲;血虚,加制首乌、杞子、当归;阳虚,加仙灵脾、补骨脂、制附子;热痰,加贝母、胆星、竹沥、全瓜蒌;寒痰,加半夏、南星、白芥子;痰结经隧,选加山慈菇、白芥子、生半夏、昆布、僵蚕、贝母、瓜蒌。
方源:姚岳,福建中医药 1987;(3):23
处方42:解毒散结汤
组成:柴胡、党参、黄芪各12g,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、半边莲、丹参各30g,黄药子、白药子、山慈菇各20g,金银花、茵陈各15g,青蒿、甘草各10g。
功能:疏肝解郁,健脾益气,清热解毒,散结化瘀。
适应症: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钟磊.中医杂志 1989;(4):30
处方43:茵陈莲苡汤
组成:绵茵陈20g,半枝莲、半边莲、薏苡仁各30g,炒山栀10g,制熟军12g,川郁金18g,飞滑石15g,广三七6g,紫丹参15g,建泽泻12g,云茯苓20g,白花蛇舌草30g。
功能:化瘀利湿,清热解毒。
适应症: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黄少华.中医杂志 1988;(5):25
处方44:疏肝解毒汤
组成:柴胡、郁金、当归、茜草各10g,旋覆花、三棱、莪术各12g,党参、北沙参、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、赤芍、白芍各20g,黄芪、炒谷芽、炒麦芽各30g,全蝎6g,蜈蚣4g,斑蝥1g,猪苓30g。
功能:疏肝理气,益气解毒。
适应症: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罗普村.四川中医 1989;(6):30
处方45:加减消瘰汤
组成:玄参、牡蛎、大贝各30g,川楝子、内金各10g,黄药子、莪术、山豆根各10g,白花蛇舌草30g。
功能:清热化痰,软坚散结。
适应症: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锁文明.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88;(2):94
处方46:益气养阴汤
组成:党参、生地、天冬、麦冬、杞子、白术、白芍各9g,炙黄芪、天花粉、鸡血藤膏各15g,五味子5g,木香、炙甘草各6g。
功能:益气养阴。
适应症:肝癌化疗期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源:周志东,等.浙江中医杂志1986;(11):517
处方47:扶正解毒方
组成:黄芪30g,茯苓、生熟薏苡仁各24g,怀山药12g,陈皮6g,佛手9g,赤白芍各12g,焦楂曲各24g,仙鹤草、蒲公英、车前草、炙鳖甲(先煎)各30g,白花蛇舌草24g。
功能:益气扶正,解毒消癌。
适应症:肝癌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加减:口渴,舌红苔少加生地30g,沙参15g;气虚乏力加党参20g;肝区疼痛加石见穿20g,鸡血藤30g。
方源:孙锡元.江苏中医杂志 1985;(10):14
处方49:活血解毒方
组成:三棱、莪术、当归、赤芍、丹参、郁金、紫草根、白毛藤、蒲公英各10g,鳖甲、猪苓各12g,大黄9g,半枝莲15g,白花蛇舌草20g,谷麦芽、建曲各10g。
功能:活血化瘀,清热解毒。
适应症:肝癌硬化型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加减:黄疸者加茵陈、栀子、白毛藤;气虚者加党参、黄芪;腹水者加泽泻、车前子、大腹皮。
方源:张克平.福建中医药 1986;(3):10
处方50:单味鼠妇饮
组成:干燥鼠妇60g。
功能:破血利水,解毒止痛。适应症:肝癌剧痛。
用法:加水适量,水煎2次,混合后分4次口服。每日1剂。
方源:姚善业,等.陕西中医 1986;
(未完待续)
本公众号收集了大量宝贵价值的书籍,孤本,以及偏方、秘方、验方,会一直给大家分享,点关注和星标让大家不用花时间去找资料。让书中的偏方、秘方、验方能够真正的帮助到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上海推出入境游“一站通Easy Go” 上海机场等线下点位支持“碰一下”消费
下一篇:没有了